
11月17日,第三届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大会暨新型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深圳圆满举办,由鹏城实验室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共同举办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与工业智能操作系统”专题论坛同期召开,吸引了工业互联网、工业操作系统等方向诸多专家及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软件厂商和示范单位等相关企业的100余位代表参加。
![]()
鹏城实验室新型网络研究部副主任肖政为论坛致辞。她指出,面对全球科技革命浪潮和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人工智能+制造”正加速重塑新型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作为网络通信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鹏城实验室将依托“鹏城云脑”等重大基础设施,积极开展新型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新技术示范应用,为我国新型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做出重要贡献。
随后,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春天研究院院长吴庆波,广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杨春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田野,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王平,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宁,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求是特聘教授贺诗波,鹏城实验室新型网络研究部平台所副所长胡宁,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与数智化部总经理刘晓明等8位嘉宾,分别围绕新型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网算控一体化协同、工业软件标准、三云一网新架构、现场时敏网络特性与智能运维、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等前沿问题作报告,分享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体会,探讨技术创新路径与产业发展趋势。
![]()
吴庆波院长作题为“面向网算控一体化的工业操作系统发展探索与展望”的报告。他基于网算控协同架构的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工业操作系统在网、算、控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演进方向,特别是对异构资源调度与智能协同能力的前瞻性思考。他指出,网算控一体化协同已逐步成为推动工业应用向智能化、规模化发展的广泛共识。他还介绍了当前在工业智能操作系统领域的若干创新实践,并对未来演进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
杨春晖副理事长作题为“标准与质量助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她针对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软件中的应用趋势,分析了工业软件发展生态的影响因素,提出新一代工业软件标准体系助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业软件测试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
![]()
田野研究员作题为“工业互联网新体系架构思考”的报告。他对现有工业互联网架构瓶颈的剖析,以及面向大模型时代的体系重构思路,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他提出“三云一网、数智驱动”的工业互联网新体系架构,旨在构建统一的数智底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局优化、六层贯通的管理控制体系。
![]()
王平教授作题为“时间敏感网络技术、标准与应用”的报告。他深入解析了时间敏感网络在工业控制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标准体系架构、国内外标准制定进展以及我国在相关国际标准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并指出,时间敏感网络作为工业互联网的“神经脉络”,其技术突破与标准引领,正是我国抢占智能制造制高点的关键一环。
![]()
丁宁研究员作题为“具身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特种机器人赋能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的报告。他围绕桥梁运维检测特种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融合发展,介绍团队在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桥梁检测与维修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并生动展示了具身智能如何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为高危、复杂场景下的智能运维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
贺诗波教授作题为“面向时间敏感网络的运维方法:从指标驱动到大模型赋能”的报告。他将大模型技术引入TSN运维,可自主完成对不同流量类型和应用场景的智能感知、编排调度、配置部署,实现了从传统指标驱动向智能决策的跃迁,展现了工业互联网中AI应用的巨大潜力。
![]()
胡宁研究员作题为“基于网络靶场的工业控制系统仿真与安全技术”的报告。他围绕“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展开探讨,并指出,在网络攻击日益复杂的今天,构建高保真仿真环境、提升工控系统主动防御能力,已成为保障工业安全的重中之重。
![]()
刘晓明博士结合企业实践作题为“中金岭南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报告。他介绍了多项如多元融合网络、地质大数据平台、无人驾驶系统等真实、落地的转型案例,实现资源管理、生产调度与安全监控的智能化集成,充分体现了工业智能操作系统在传统产业中的价值转化路径,也彰显了“数实融合”的强大生命力。
本次会议汇聚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顶尖智慧,围绕新型工业互联网与工业智能操作系统,从底层架构、核心技术、标准质量、安全防护到行业应用,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这些思想碰撞将为我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